加载中...

随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科技性格

优雅的思维

2016-06-18 08:38:43

科技没有国界,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科技性格,喜欢二战史的朋友都显然发现,德国的技术风格与美国的技术风格就显著不同。

《阿凡达》里 阿凡达民族 就与地球人 沿着迥异的科技方向发展。同一层次的科技,只要都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就无优劣之说。

最近看了兵器史之明光凯、三眼火铳,感慨很多。古代汉族是一个定居的土地上的农耕民族,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弓骑兵作战一直是这个民族5000年的梦魇,汉武帝时的胜利是破釜沉舟式的,其中还有许多侥幸成分。真正消除游牧民族弓骑兵威胁的朝代一个是 唐 一个是 明,唐人发明的明光铠能“消化掉”弓箭的冲击力,这是个很了不起的发明,而 明代的 三眼火铳 在对方看来简直就是 暴力中的暴力,

用简单的技术思维看  明代的 三眼火铳,甚至觉得它比弓箭还粗劣,那么为什么当时的明军将士很喜欢用这个兵器,而且用它屡屡打胜仗?要知道当时明军也有比较精密的 鸟铳、日本铁炮 。三眼火铳 的特点是攻击狠、猛, 但是精度不准。三眼火铳 齐射的战术价值用今天术语叫“密集火力覆盖”“发挥单兵最大火力价值”。追求弹道精准当时对战斗人员、生产设备、原材料来说是奢侈的。三眼火铳 设计思路是干脆就不苛求 精准了,于是当时与明军作战的敌人在几个世纪前就感受到了 **枪、波波沙*** 的厉害。三段射击法更是使这种兵器发挥出了可怕的威力。

那么明朝怎么亡于满清呢?明朝自亡,而满清得之。满清得到天下之后几乎禁止了火器的发展,直到**战争,满清骑兵遇到洋人拿着**时候束手无策,当时汉人就有“可惜我们没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这样的感慨。但是满清可没有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这样的感慨,甚至愤怒与提防汉人有这样恢复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感慨,所以孙中山先生有感于满清的昏聩提出“驱除胡虏 恢复中华”。

那么 **战争时洋人的**已经在 鸟铳 上很大地发展了,是不是 三眼火铳 与之不能同日而语呢?我认为不是这样,直到后来的  **枪、机*、突击** 才是 三眼火铳 真正的继承者。丛林里,部落勇士能用箭毒蛙**大破殖民者军团,可貌似强大的明朝却亡于满清、貌似强大的满清却亡于西洋,这有什么启示呢?首先任何一个灭亡的朝代是在遇到强敌之前自己已经腐烂了,更深层次的是这个朝代对本民族的技术传统不够尊重,更重要的是在制度上走向纯世袭而抑制了本民族技术进步的活力,这都值得今天思考。

科技没有国界,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科技性格。就像体育,我们民族先天身体耐力不如欧洲、非洲人,于是苦学苦练足球客观地说我们也不可能在世界杯取得靠前的名次。但是我们民族智力、灵巧度很擅长,所以我们在乒乓球等项目上总能拿金牌。清明的人才上升制度,以及对本民族技术传统的尊重,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朝代来说,往好了说能真正跻身世界民族之林,最起码也能免于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标签: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评论10

优雅的思维

2016-06-18 08:52:35

西方科技确实优于我们,但是 人趋亦趋 与 固步自封 一样都是幼稚愚蠢的。
科技就是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好,技术无所谓高下;就像郭德纲说过  两段相声都能把观众逗乐了,就无所谓高下。
有一天我们发现,洋人为了解决写字风吹纸问题而专门3D打印了一种写字台,而我国古人直接找一块石头压在纸上——这东西叫镇纸
优雅的思维

2016-06-19 07:59:21

马克沁、汤姆森 的名字广为流传,而 几百年前发明 三眼火铳 的人是谁 却连名字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查看剩余8条评论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