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triz就是伪科学15:系统分析(1)--功能分析是废话

白龙马

2016-02-11 08:10:40

先看看功能分析是个啥内容:
阐述系统、超系统、子系统、组件的概念;
讨论“功能”的定义与描述方式;利用xx实例来说明功能描述准确的重要性;
介绍功能分析的定义及具体操作步骤;
以yy为例,说明功能分析在进行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利用zz案例,说明系统划分不同带来的问题解决方案的不同;
最后强调功能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 ... 4a801495550419a0112

白龙马评:这部分是废话,所谓的系统分析,其实就是对待改进产品、方法(这里称为系统)原理的学习,
给出的图就是系统原理图,所谓的几个系统,其实就是以不同的范围层次看待系统工作原理:
从部件看、从整体看、放到使用场合中综合看待---此即子系统、系统、超系统。
其实都是早已有之的分析方法、发明必经的步骤。

再说白点,就是你搞发明,先得把现有技术学会;你改进一个电视机,起码电视机的原理你得明白。
然后把它画出框图来,其中的部件、部件间的关系要清楚,
要知道它怎么用(拧什么钮、按什么键),怎么跟用户互动,放在屋里啥位置,对环境有啥要求……

---把电视机上位为各种产品、方法,这段话就抽象成“功能分析”说的这个样子了。
所以这个方法没有新颖性,它只是概括了各种发明过程的这个环节。
它甚至还漏了个重要环节:调研,或者说检索,即对同类技术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标签: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 [object Object]

评论10

seekertrue

2016-02-14 04:56:28

功能分析来自于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管理学的一部分,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实用。
功能分析简单点说呢,就是让我们注意功能,而不是部件本身,I need a hole, not a drill.这样容易突破惯性思维限制。

对于白兄提到的向同类技术学习,TRIZ中是有的,功能分析是分析问题,后面有诸如:功能导向搜索,特性传递,效应库等工具来解决问题。

TRIZ中的很多工具并非自创,比如MPV,因果链分析,以及上面提到的功能分析等等,很多是其他学科转用过来的,单不可否认,它是有用的。
白龙马

2016-02-14 09:47:32

本帖最后由 白龙马 于 2016-2-14 21:53 编辑

seekertrue 发表于 2016-2-14 16:56
功能分析来自于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管理学的一部分,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实用。
功能分析简单点说呢,就是让 ...

功能分析来自于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管理学的一部分,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实用。
----价值工程 ---看见这个词脑袋就大了,这是个什么鬼?跟你们t粉聊天真是烧脑,老得百度。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4R2NfvcPBKJD_UQD_n7
百度百科:……(一大堆字)……其实就是:用便宜的手段代替昂贵的,省钱,还得把事办了。
那用白话说不就行了。其实这些都是常识,都是几千年来就有的常识。信不信我给你找个春秋战国的案例,替换掉里面的美国、国际大公司的案例?信不信我用原始社会的案例阐述了它?有用当然是有用,但那是另一码事,它和triz有啥关系?它能够证明“triz是创新理论”吗?
至于你的感觉,你再好好回顾一下,最好以后搞发明时再重新体会一下,那创意到底是来源于triz吗。
我认为你是错觉,是受了心理暗示了,就像看见属相****,就觉得人家说得对。

功能分析简单点说呢,就是让我们注意功能,而不是部件本身,I need a hole, not a drill.这样容易突破惯性思维限制。
---功能分析是什么来着?批过我就忘了……哦,其实就是“学习现有技术学习、学习待改进产品/方法原理”。
这哪有什么“让我们注意功能,而不是部件本身”的说法?
尤其是功能跟结构相辅相成,手段和目的互为依托,就象说阳光和水,哪有"谁重要"之说。

对于白兄提到的向同类技术学习,TRIZ中是有的,功能分析是分析问题,后面有诸如:功能导向搜索,特性传递,效应库等工具来解决问题。
---我说的是“搞研发的时候应该先搞调研,看别人怎么实现的这个发明目的”,triz里面哪有这说法?不过你也不用费心找了,它有这说法也白搭,反正也跟创造性环节无关。

TRIZ中的很多工具并非自创,比如MPV,因果链分析,以及上面提到的功能分析等等,很多是其他学科转用过来的,单不可否认,它是有用的。
---triz原产的东西我已经批光了,它oem的东西也批了个差不多。现在感觉这一学科就不济。
我最初只想吐槽一下《40原理》,没想到现在牵连这么多内容。
刚看了个文,说用双盲法对照组测试“头脑风暴法”,发现用风暴法的组效果还不如不用的组。
《原来“头脑风暴”没什么用》
http://m.igetget.com/share/audio ... ne&isappinstalled=1
查看剩余8条评论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