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文件」是专利实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目标「对比文件」的获得一般是通过理解发明→提取检索要素→表达检索要素→构建检索式→上机检索→浏览而获得,久而久之,大家容易将对比文件的获取与检索划等号。
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的对比文件都是检索得到的。
除了检索之外,其他常见的获取对比文件的方法有查询系列或同族的检索报告,阅读专利文献中的背景技术,以及平时积累一些本领域的书籍等。
查询系列或同族的检索报告
查询系列或同族的检索报告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相关的对比文件。但是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存在系列申请或同族申请,并且能够知道存在系列申请或同族申请。
对于系列申请,由于都是国内申请,因此,可以通过去「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去查询,具体网址为「https://cpquery.cponline.cnipa.gov.cn/chinesepatent/index」,进入「公众查询」模块,输入申请号即可查询审查过程,其中包括有专利检索报告。
对于同族申请,一般而言都是国外的专利申请,因此,可以通过去「五局Global Dossier系统」去查询常见的中,美,欧,日,韩的检索报告以及审查过程,具体网址为「https://globaldossier.uspto.gov/#/」,在左上方输入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号/公开号,即可查询同族情况以及相关同族的审查过程。

细心的朋友肯定也发现了「五局Global Dossier系统」也能查询中国申请的审查过程以及检索报告,但是要注意,其更新速度不如「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因此,对于国内的专利申请的查询,还是建议使用「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
阅读专利文献中的背景技术
阅读专利文献中的背景技术,其实也可以通过追踪检索的方式来获得,使用引证相关的检索字段,即可获得背景技术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继而可作为对比文件。
除了检索之外,由于检索之前是需要理解发明,阅读本申请的,因此,阅读专利文献中的背景技术也是必经之路。通过充分阅读,很有可能在背景技术的引证文献中发现发明原点,即一些可以作为D1的对比文件,接下来要做的仅仅是对于区别技术特征进行检索,岂不快哉。
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阅读专利文献中的背景技术一般较容易获取的是Y类对比文件,还需要结合检索手段来获取其他的Y类对比文件。
当然,在理解发明的时候,就把其中的一篇对比文件给检索到了,这必然也是一种高效的获取方式,值得在理解发明时用心阅读。
平时积累一些本领域的书籍
平时积累一些本领域的书籍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专利领域,有些著名的专有名词,例如公知常识。其与本领域的书籍或多或少有关联。
在现行《专利审查指南》(下称“《指南》”)中,关于公知常识的相关规定如下:
对比文件「不检索」与「检索」
对比文件不都是检索得到的,并不是用来砸检索的场子,相反,其对于检索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在检索开始前,通过发散思维,采取积极手段来快速查询到对比文件,本身就是对于检索资源的节约。并且,由于已经能够获得部分的对比文件,对于后期的检索也更有针对性了,可以避免漫无目的的检索。
通过非检索的方式来获得对比文件,其本身就对于检索者提供了较高的要求,例如技术水平,专利素养,数据库资源的了解等。而具有上述能力的检索者,必然也会促进检索过程中高效的开展,二者也是相得益彰的。
对于未来的对比文件查询,真的不用太着急上手上机检索,慢下来,分析一下周边的信息,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能够使用非检索手段获取对比文件的先获取,剩下的再交给具体检索,也许这样的驱动才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