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一次性搞定专代和中级经济师

地主家的二狗子

2023-09-14 05:06:59

   刚接触专代的时候那时还叫专利代理人,虽然2015年之前一直在药企做技术,兼职研发,但是那时对这个的了解还仅仅在于技术可以用专利进行保护,但是至于如何实现就一问三不知了。后来离了职也结了婚就没再关注这个,有一天发现媳妇在看这个,原来她们研发单独出来了知产相关的板块,她就自告奋勇调到了该板块,开始了她的漫漫考证路。那个时候我自己干,也没涉及这方面的东西,但是天天耳濡目染,也基本对专代的情况和考试要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21年到了新的单位以后,专利软著等相关知产的部分业务合并到了我所在部门,虽然自己的业务不涉及这个,但是想着这也是一条路就在媳妇儿的怂恿下陪着她一起考专利代理师了。

        那个时候媳妇已经考了5年了,一直都是参加韩老师的课程(包括之前的北京线下课和网课),所以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就直接被强行安利了,根本不给选择的机会。那个时候就是我和媳妇一个人房间,一个捧着平板看专利法,一个抱着电脑看相关法,等看完就交换继续听课。中间还听了杨敏锋老师的专利法和相关法讲解。当时自己是抱着先过法律,至于实务什么的明年再说的想法备考,所以实务根本就一点没看。结果杯具的是21年因为疫情考试取消了,于是就放纵了,过了年就撒欢儿的玩,好不容易记住的专利法和相关法全都抛到脑后了。

        22年年后玩到四月份发现再这样下去不行啊,怎么也要进入状态啊,但是按照韩老师的学习计划现在开始看有点早,到时候都给忘了,于是发现还有中级知识产权师这个职称考试,了解了一下考试内容,发现跟专业知识上专利代理师差不多,就是要多考个经济基础,本身自己对经济这类的东西还挺感兴趣,于是就它了,开整。在逛思博论坛的师傅发现韩老师还讲经济基础和专业课(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感情好,都不用适应了,买它。

       接下来的四到五月份就是开磕经济基础的时候,感觉这辈子都没学过这么多的理论和名词,尤其是这帮经济学专家的理论还经常互相矛盾,让我一个理工科的脑子CPU都快烧焦了。不过也是通过这个让自己那个理工科认死理的思维逐渐转变为法学的思想。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要绝对,更不要钻牛角尖,否则一旦陷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在韩老师22年新的纸质版教材的时候媳妇就直接下单了,我就在经济基础学完以后(光笔记就A4纸大小的实验本记了整整两大本,笔都写完了一把)开始马不停蹄地开始看专利法和相关法了。这次有教材了就没有像之前一样就光听课,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将重点部分勾画出来并且写上自己的理解。虽然之前有电子版教材,但是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没有针对课程对应地来理解,这次有了教材以后感觉要比之前的电子版更有效,强制性让你对着教材看课程,更有针对性,这也是从22年以后韩老师配套纸质版教材的理由。接下来的到十一之前就是在每个工作日固定2小时,节假日固定6小时的频率进行听课及记笔记中过去了。这边觉得不好的是我题没有怎么做,就是思博APP上的每日一练,加起来也就是一天40道题的样子。这块没有在学完及时进行巩固,也没有进行错题记录,还是比较遗憾的。

       十一假期开始就是疯狂的听实务课,在听课的同时按照自身听课的进度将实务的练习题自己写一遍,这个尤其重要,哪怕你模板记得再熟练,倒背如流也不如自己亲自写一遍。写的时候建议控制一下时间,因为实际考试时间是四个小时,如果不控制下时间的话一紧张很容易写不完的。在写完以后按照韩老师讲解的按照自己的语气再改一遍,然后进行通读背诵,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以自己的习惯来进行答复,而不是去生搬硬套地去套模板,有利于自己的记忆。建议近几年的真题在听完课和做完练习题后参照考试标准和时间进行强化练习,保证让自己最大限度地适应考试的时间和强度。

       同期也在把韩老师的600题拿出来第一次进行章节性练习,第一遍基本保证专利法正确率在80%-85%,相关法在75%以上,按照韩老师的要求说明法律这块复习得还算可以,基本满足要求,后面整理错题后又做了一轮,专利法90%的正确率,相关法也在85%以上。

       庆幸22年的考试如期举行,如果像其他省市一样延期的话这个复习强度早晚会疯掉,一道练习题加订正基本打字在一万左右,五道练习题加三年真题打出来接近10万字,当年写毕业论文都没这么拼命过。考完试后还要马不停蹄地去刷经济基础和实物的题,准备一周后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最后因为时间太紧,连韩老师中级经济师专业课都没听完就上考场去考试了,还好两门都是压线考过。想着专代应该也会很快出成绩,结果这一等就是5个月,终于等到份成绩出来了,专利法119,相关法72,实务113。对于这个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起码不辜负自己付出的努力。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自己拿得出手的还是关于法律的经验,实务的话个人觉得韩老师的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按照老师的规划一步步完成基本都可以取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法律就比较麻烦了,涉及的内容很多也很杂,也很容易记不住或者混淆,所以把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1.听课的重要性

        有的人说我自学不可以吗?不一定要听老师的课,这对于有优秀自学能力的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对于绝大部分在职人员来说,是不可能有强烈的自制力来保障自己的学习的。是短视频不好看吗,还是游戏不好玩,成年人的世界诱惑实在是太多了。

        (1)老师的作用。一是引发你的好奇心;二是讲解重点,老师知道未来要考什么;三是传授心得及技巧。学习最难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如何坚持学习。当你碰到学习困惑时,比如为什么我正确率低,为 什么我背不住等等,这些问题老师们在他学习备考时候都遇到过,此时可以作为过来人给你分享经验和方法,这个很宝贵。这个也是我认为听课很重要的一点。知识点很重要,比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老师分享学习知识点的方法和经验。

        (2)丰富学习形式。增强记忆的方式之一就是增多记忆的触点,那么多种方式的学习就会增加记忆触点。能跟着老师的讲授和逻辑将内容学习一遍,对于巩固记忆是非常好的。基本上我上完课后,可以做到70%左右内容的复述。这个是我课下通过数次自学达不到的,听课后的记忆效率较高。

        2. 高效听课的方法

       (1)学会带着"四个维度"听课。第一个维度,知识点是什么(字面含义理解);第二个维度,知识点为什么(如何深层理解,立法目的等);第三个维度,知识点怎么考(考试时候如何进行命题等); 第四个维度,针对上述命题角度,我应该如何利用该知识点作答。一个高频考点,能够在听课时候拆分上述四个维度,这个高频考点就完全掌握了,这样只要对这个考点进行命题,你都能拿下,保证不丢分!这样才是最高效的听课方法,1次听课顶10次听课。

       (2)听不懂的时候就把听到的尽量记下来,不要放弃。如果你在跟着老师听课时候,发现有部分内 容你无法理解,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此时,千万不要放弃,也不要抱怨或焦虑。我面对上述情形,我的做法是:第一,尽量把老师针对该问题的讲解记下来,尤其是例子。课后进行消化;第二,若课后通过回忆笔记仍无法理解的,尝试倒退回到该部分的内容重新再听一遍(注意,不需要整节课都回听);第三,仍不能解决的,请教同学或老师,这也是为什么要有直播课和答疑以及群。如果没有这些,只是录播课,没有互动的就趁早别选,除非你是一个自学很牛的人。

       (3)如果你觉得很简单,或者老师照本宣科,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跟着老师使用复述记忆法,把这节课的内容给记忆下来;二是复述已经非常流畅了,此时可以关掉课程,进行刷题练习。

       (4)给自己布置一个任务。听课到了后期(二三轮),你会发现老师讲的内容你能理解并记忆80%左右的内容,此时,要么就不要再听课了(因为时间性价比不高),要么就给自己布置一个任务,即:上课时候跟着老师复述,下课后转述给别人。我当时就是这样学会以后教给我媳妇的,这个方法是非常好的,首先有点难度,很多人听完课不见得能转述,其实是没有学扎实,这个可以帮助你进行检测,找到自己学习的问题。当然,有时候我们找不到转述的对象,此时我会采用手机录音功能,对着手机假想我自己是一名老师,我正在给学生讲课,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转述。录音后,你转述的内容可以作为日常通勤时间的音频进行播放,可以不断地加深印象,进行潜移默化地记忆。其次带着这个有难度的任务去听课,转变一下心态和思维,学得会更认真。

       教,是最好的学!

      3. 刷题的方法

       虽然韩老师一直强调不要盲目刷题,但是刷题确实是攻克考试最有效的方式。考试的形式是做题,考前刻意训练自己的做题思路和做题时间,就是在训练自己考试,考前对于这两个部分训练的越到位,考场上就越得心应手,这就是所谓的“考试能力”。掌握正确的刷题方法,绝是攻克考试最有效的方法。那么,怎么刷题会更高效呢?

    (1)刷题,是不是题目越多越好?

       并不是!

       因为知识点是有限的,但是题目是无限的,如果想通过题海战术去搞定这场考试,注定是失败的!  WHY?  我们假设专代考试有100个知识点是需要学习的,你现在刷了10000道题目,但是这10000个题目涉及的内容集中在50个考点上,这就会导致你的正确率永远恒定在某个数值上,无法质的提升,因为你不会的仍然不会!刷题最有效的方式是只做1000个题目,但这1000个典型题目涵盖这100个知识点。

        所以我们在刷题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刷题这个步骤,更为关键的是刷题后的反思和总结,尤其是针对同一知识点的数个典型真题,刷题后要进行归纳,提出公因式,找到出题的规律和破题的套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一个题目,就有一个题目的效果,就能搞定一个高频考点,考场上就能拿到该考点的分数。否则,即便你做了无数道题目,做一道过一道,刷题就好像刷手机过过瘾,或者就像吃饭嚼了一下吐掉,

这样你能掌握的内容及其有限,刷的越多只是越麻木自己,越努力刷,做的无用功就越多。这也是韩老师说不要盲目刷题的原因。

    (2)考试中如何能做对题目拿到分数?

       以专代法律题为例,专利法100道题(30道单选、70道多选),考试时间150分钟。这样一看,相当于1.5分钟你就需要做完一个题目,也就是说出题人几乎没有为学生预留多少思考解题思路的时间。所以说,考试本质上是和时间的斗争。考生考的好和不好,差别在哪里?读题时间和誉写答案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差别,差别就在于想出解题思路的时间。

       如果一个学生看到题目之后,能够迅速的想出来解题思路,直接对接知识点,得出答案,那么他就会很轻松的完成试卷,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果一个学生,被某个题目绊住,或者,他看到题目的时候反应不够迅速,总要想那么一两分钟,那么他就会因为考试的时间太紧张而不能很好发挥,甚至可能写不完,这样来看考试就是失败的。

       所以说,应试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是解题思路。

       那解题思路是怎么来的?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个题目你见过,那么看到题目你就直接从记忆里搜索解题 思路就可以了。那这个解题思路的训练是否可以在考前就完成呢?当然,这就是我要讲的刷题方法一读题圈圈+转换器法。

    (3)怎么训练快速地想出解题思路?

      “读题圈圈+转换器法”是做题的两个步骤:第一步,读题目,圈出关键词;第二步,关键词对接知识点,利用所学内容,得出答案。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但是,我相信绝大部分考生都不是这样做题的。我发现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会把听课和做题分裂开,听课是听课,做题是做题。听完课,觉得听懂了就结束了;做完题,对答案正确率低就会抱怨,并没有把题目和知识点捆绑起来。题目本质上是对知识点的具体运用,也就是说,题目是具体化的知识点。

       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在具体的案例中,圈出案情中的关键词(即对接知识点的具体表述), 然后准确对接知识点,此时就可以得出答案。这个做题的步骤保证了一点,只要你知识点没有问题,做题就没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保证在有限的知识点在去做对无限的题目。

       但问题来了?我需要怎么去对接知识呢?甚至我读完题目,都不知道这个题目考我什么。

       这种情形下,请看下面我讲的训练你做题思路,提炼做题技巧的方法。当我们做完题目后,题目会存在两大类, 一类是,这个题目我会做,可以与所学知识点对接;另一类是,这个题目我不会做,读完题目完全无法对接知识点,也就是你毫无解题思路。

        针对你不会做的题目,你需要高度重视起来:

        不会的题一定要弄懂,一定要把解题思路找出来,否则,即使做一万道题,不会的还是不会,是不可能有进步的。面对你不会做的题目,不要着急去翻解析或求问他人,一定要自己独立自主思考一下,把各个条件都画出来,拼命想,可以打开书本,对着知识点来想,总之,一定要自己先动脑,不要轻易的翻看答案。当确定自己无法想出解题思路或者被卡住时,那就不要强迫自己等待更多的时间了,否则就会产生挫败感,也是白白浪费时间,对于继续训练是有害无利的。你可以去翻看答案解析。

        对照解析,不要满足于我看懂了解析,而要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一是,解析中是看到题目中哪个关键词,想到了什么知识点?对比一下自己是否联想到了该知识点,以及是否正确?二是,我是想到哪一步后,才想不下去的?我没有想到答案中的思路,是有不会的知识点,还是没有见到过这个解题思路和方法?  如果是有不会的知识点,那么搞明白,再抄在错题本上。如果是没有见过这个解题思路,同样的,把这个思路总结出来,摘抄到错题本上。

        好啦,到这里没有结束,马上趁热打铁找同类。首先,找出几道与这个题目相似类型的题目(该考点下的其他年份的题目),连续反复地训练刚学到的这个解题的思路,争取把这个套路练习地滚瓜烂熟,看 到给出的这几个条件,就知道它是要考哪一个解题思路,哪一些知识点。其次,就是找到跟这个类似但是由于题目条件变化了一点点,所以使用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得出不同答案的题目,采用对比学习法,把挖坑点找出来。

       坚持这样做下去,你不会的题目就会越来越少,会的题目就会越来越多。完成了上述的步骤,一道题就被你真正吃透了。以这种方式做题,一开始会比较慢,别人做是三五道题的时间,你可能只能做一道题。 但是,这样做一段时间后,速度会飞速提升,会比没有这样做的同学更快。因为常考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是有限的,你在反复的总结中已经熟练掌握,到后来看到一道题目,就能立刻反应出它考察的是哪几个知识点,要运用什么解题思路。

       以上就是对于做题的方法。我们备考来说,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题做对。做对的题越多,分数越高。因此,按照上述的方法去刷题, 一是把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对(读题圈圈+转换器法);二是让会的题目越来越多(做错题目后的反向总结);三是会让大家做题的速度越来越快,让你一看到条件就能反射出解题思路(同一考点提取做题公因式)。
       最后祝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气馁,有那么多的人一起在前行。有宝妈、有在职、有学生,每个人都有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没法好好复习,但是他们都已经坚持下来了。那么你呢,还在等什么,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评论20

地主家的二狗子

2023-09-14 05:40:38

喜欢可以先点赞收藏,全是干[size=1.2em]货
F_i

2023-09-14 06:30:56

大佬,有往年的知识产权师学习资料吗
地主家的二狗子:
有经济基础课件和练习题,不过是21年的。专业课的话我没怎么看,全靠代理师的基础
F_i:
可以分享一下嘛?
查看剩余18条评论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