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个月通过法考主观题+专利代理师+中级经济师是否夸大其词?否,三个月只是说三场考试分别在连续的二月、三月与四月中。至于每门备考时间、备考内容、考试心态、考后总结,在后面一一说明。为什么同时备考这三类考试?因为这三类考试的重合度极高,且难、中、易三种难度搭配,备考不会太累。随着专利代理师考试提前到7月,法考主客观在9月与10月,中级经济师在11月,同时备考、同时通过这三类考试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退而求其次,同时备考、同时通过专利代理师和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对于同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来说,难度不大。下面是我的备考经历,希望能给各位一点启示。
一、报考分析
去年(2022年)报名了三个考试:法考主观题、专利代理师和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分别在10月16号,11月5、6号和11月12、13号考试。法考主观题是仅剩的一次只考主观题的机会,放弃实在可惜,专利代理师是职业需要,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属于搭便车,试试水。
二、第一阶段学习安排与学习过程
几个考试的安排考试时间比较集中,考虑到法考主观题备考需要投入最多,又是第二年考试,考不过就要从头来过,按重要性放在第一顺位,其他考试随缘。
2.1法考备考(7月到9月)
第一个迎接的考试是法考主观题,先制定了一个大致的计划,计划从7月份开始备考,逐渐进入学习状态。首先,最重要的针对去年考试存在的刑法和民法写作能力薄弱的问题,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刑法和民法中,刑法选择的是蔡雅琪刑法,先看了老蔡的视频课程,做了总结的笔记,又花花重金买了老蔡的主观题精讲书,看了一遍并对总结的笔记进行复盘纠正。从8月3日到9月20日,练习了真题三道,分别是2021年真题、2021年延考真题和2020年真题,重点复盘2021年真题答题中问题出在哪里。
每天走路30分钟上班,听张翔讲民法的喜马拉雅精讲课程,买了纸质书,看了一遍,练习孟宪贵微博的每日一题从第一题练到了第172题(练习三段论的写法)。
这之后,应该是通知主观题延期了,法考主观题的学习也止步于此了。买了民诉和理论法的书也没翻开过。
(制定的学习计划,只完成了刑法和民法部分)
2.2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备考(10.1~10.5)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的专业科目与专利代理师的考试部分高度重合,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重点放在经济基础还是有可能在专利代理师考后一周通过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的考试,所以,十一放假在B站搜索经济基础的视频课程,能找到最新年份课程的是对啊网丫丫老师,每节的视频课程不长,又能二倍速,又能跳过片头片尾,花费了5天时间,视频课程过了一遍,其中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这些都是第一次接触,有个大致概念,涉及到会计、税法和法律这些我很熟悉,基本一遍就能掌握。
2.3专利代理师备考(10.6~10.29)
然后,就是备考韩龙的专利法,韩龙的课程不是干巴巴的讲知识点,对于每个知识点都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其进行点评一下,还会穿插着讲讲故事,好处是让人记得深刻点、也更有趣味,缺点就是课程非常非常长。由于国庆期间老家县城出现一例阳性,不能返岗,每天都出门遛弯,期间把韩龙的视频课程切成音频听课,听到15号,终于能去上班的城市了,结果又被要求居家隔离一周,居家隔离期间终于听完了专利法的课程。(需要说明的是,我听课程只是恢复记忆,因为在2021年10月份与2022年2月份备考期间,课程已经看过一遍了,也做过一遍100题和实务经典四道题。)正常上班后,上班路上听韩龙的相关法,因为有法考的基础,相关法只听著作权法、商标法和小法。专利法600题做了一半。临近考试,专利代理师考试延期,终止专利代理师的学习。
2.4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备考(10.30~11.8)
准备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的学习,收集经济基础各种3页纸、10页纸、25页纸、30页纸、曲线汇总、人名汇总等各种精简版资料,交叉对比的选择留下有价值的,排除价值低的资料,做了分享的100题。有群友发了两套专业科目的题,因为我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当熟悉,做了一下一套题98.5、一套111,及格84分,因此,我有信心不用专门学习,知识产权科目也能考及格。很期待能考试,结果,不出意料临近考试又延期了。
所以,2022一年从7月开始备考到11月初一个考试都没能考成。之后,疫情放开,新冠阳性到过年,也无心学习。
三、第二阶段学习安排与学习过程
年后,哪个考试能考,哪个先考,不得而知。进入2月份,人事考试中心,考试计划公布,专利代理师考试在2月25、26号考试,法考主观题在3月26号考试,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在4月8号考试。又面临选择,考虑到职业需要,优先保证专利代理师考试。又考虑到专利代理师考试后,只有一个月学习法考主观题,又商法、行政法、民诉、刑诉没看没做题、法治思想需要背,实在没有信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学习通过法考主观题考试,所以直接选择放弃,用一个月加一个礼拜的时间学习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的内容,应该能稳稳的通过。
3.1专利代理师(2月)
3.1.1专利代理师复习
长时间没学习很难进入状态,最终,将专利法的剩余的300题做完了,讲义过了一遍,相关法还是针对性只做了著作权法、商标法和小法的题,加的考试群里也在做题。临考前一个礼拜,实务的讲义过了一遍,另实务模板之类,21年10背过,看一遍就能唤起记忆,又做了手机支架和扳手的题,法律题能挑出错误、权利要求撰写独权能写对。
3.1.2专利代理时考试过程
准备考试,专利法和相关法答题都差不多,一遍过,有疑惑的标记,二遍标记的思考后买定离手,三遍除标记的题挨个过一遍,重点看标题要求选对还是选错,实践发现,专利代理师考试并不在这个点上挖坑,每道题也只对应一个考点。法律题考完内心毫无波澜,随便预估有80%正确率,考个200分。考完之后,静不下心来看实务,晚上看了韩龙老师的直播。
实务题,输入法并没有我熟悉的双拼输入法,本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原则,开考后折腾输入法,输入法的设置调出来后闪关,根本来不及点到双拼,尝试很多次后,放弃了自己搞,呼唤了监考老师,监考老师一开始给我换座,过会又不行让我换回去,电脑重启后未进考试系统前,我先把输入法的双拼设置好了,然后,进入考试系统,成功能在考试系统里用双拼输入法。
在答题前,又花了一个小时读题,这次的题读起来还挺费劲,反复看了好久。之后开始全力输出,是否分案,并没有纠结,熟悉的输入法打字事半功倍,等全部做完题后,还有半小时,又返回,通读检查错别字,权利要求书附图标记加括号。
法律题判断权1无新,权2抵触申请无新,权3无创,权4、权5不清楚,修改题删除权1,用权3的特征限定权2。撰写权利要求书,独权正确,有新有创的论述没问题,不分案,说明书中规中矩,理由也是标准的说法。考完后,对实务也很有信心。
3.1.3考后对答案
考试结束后,失眠了……等着看韩龙老师的直播对答案,法律题直播中提到的题并不多,除了律师出庭带证件的题,其他都对了。实务第一题权2抵触申请判断错误,权4不清楚判断错误,第二题引用的法条正确,因此估分:法律分析题,格式4分+新颖性8分+权3创造性12分+权5无引用基础,共28分,撰写题按满分估分40+15+25,共80分,总分108分。
3.1.4成绩揭晓
专代成绩单
法律低于预期,实务高于预期,虽然第一次考,但是21年报名最后取消,22年报名在23年补考才得以参加考试。专利法需要理解的已经理解,需要记忆的,考前临时记忆也是足够的,考试结果对我的悬念不大。
3.2法考主观题(3月)
3.2.1考前准备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
专代虽然估分还是挺乐观的,但是备考中毒太深,一直想着,然后刷论坛和看群消息,浪费了好多天的时间。
本来计划着放弃法考主观题,全力准备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又纠结着法考主观题要不要在挣扎一下,最后,想了想法考的科目这么多,每天能利用的时间也只有三小时,有几个科目民诉、刑诉、商法和行政法完全没看过,题也没做过,法治理论还需要背,实在是无从下手,也没信心,还是索性放弃摆烂了。
临考前一两周开始看经济基础的东西,斯波论坛下载的韩龙的每日知识点1-64天,每天2小时在看,发现以前看过的都忘光了,通过看开始回忆对照考试大纲分清楚哪章有哪些内容,慢慢地能把经济学的内容理解了,能融会贯通前后串联起来了。
3.2.2考前三天打退堂鼓
3月23日,星期四打印的准考证,本来住的小区紧挨着一个考场,却没有分配到这里,反而分配到了一个远的考场,开始打退堂鼓,要不要弃考,想着反正没什么准备,星期天好好休息一下算了。
以前在别的省市参考的,主观题考场的显示器小的可怜,只有两个平板大,读题很费劲,复盘时还发现行政法读题遗漏了案情。想到或许以后还要再考呢,现在这个城市的考场怎么样去考察一下,顺便去附近转转,所以还是参考。
3.2.3考前一天心态
星期六的时候,突然想要不要挣扎一下,背一下法治思想,结果翻开看了一下,背的内容还挺多,跟我当年背过的又不一样,就放弃了。
3.2.4考试过程
3月26日,星期天考试,打印的准考证折叠起来放分别放两个兜里,身份证也揣兜里,打个车就出发了,因为不是应考的心态来的,到了目的地拍考场照片,拍考生什么的,进楼道里后也不急得进考场,等到临开考十分钟才进去,考场学校教室整体破破烂烂的,但是,电脑的屏幕很大,考生之间距离很近,电脑桌上用隔板分割,正式开考后,发现显示器确实可以,防窥膜只能遮住答题栏的右侧部分,可见屏幕之大,答题界面因为考过一次了,相当熟悉了,每行回车之后上面的部分就变淡了。
看了一下第一题法治思想论述题,第一部分需要写的就是我第一次考试重点背,也是曾经考过的法治思想的内涵、意义之类,原创性、系统性、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类,是什么什么的根本遵循这些,我当年能完整的背下来,也没想到今年还考,前一天也没当回事,书到用时方恨少,四组并列的此时不能完整准确的写出来,只能再编一个,意义也想不出完整的,只能用万能的根本遵循。当年第一次考试,背的多,看标题后,直接围绕标题输出背过的东西,现在只能看材料东拉西扯,考的具体是什么有点忘了,好像是司法体制改革,还有司法体制反腐什么。只能照着材料说,从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反腐取得什么成果之类,然后就是,只有什么,才能什么之类。两个主题都是围绕材料按这种方式说了两遍,最后,总结,只有什么什么,才能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类,这种话朗朗上口,前一年背过会有点印象,但是,不可能写出跟背过的原文句子那样连贯,抑扬顿挫的感觉,勉强有点意思。这样好不容易凑出了刚刚满了600字,达到了最低字数要求。一看时间,40分钟过去,不敢纠缠了,赶紧下一道题。
刑法题,妥妥的全是观点展示,这种观点是什么,理由,那种观点是什么,理由,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这种题的关键是找出破题点,举个例子,第一题的郑某、王某骗取银行的贷款500万后逃匿,郑某又欺骗保险公司为贷款投保,最后,保险公司的对银行的500万进行了赔付,到底是贷款诈骗罪还是保险诈骗罪,这两共犯怎么说?破题点就是损失的金额只有这500万,王某、郑某实施了诈骗行为毫无疑问,而结果来看,银行似乎也没损失,所以如果要说构成贷款诈骗罪,只能说保险公司赔付前已经既遂了,如果说是贷款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的牵连犯,只能从损失只有一个500万这个角度回答了,问我的观点是什么,都提示是可以是这两种观点之外的观点,那我只能说数罪并罚,理由是确实是两个行为,两个结果,至于损失只有一个500万这个点,怎么自圆其说,我圆不回来,只能避开这个点了。
侵入无人居住的住宅,这个破题点就是住宅怎么定义,从法益的角度进行答题,这里我凭印象开始答的是,人身权利的法益,有点不确定,想翻法条找找,结果生疏了,翻了几分钟没找到,最后,凭感觉答了,应该大差不差的。
剩下的不一一列举了,都是这种类型的,依托答辩的感觉,得益于去年硬啃了蔡雅琪一本厚厚的几乎全是在说观点展示的刑法书,答题挺有感觉。
下面是刑诉,跟去年基本都是查法条不太一样,今年的除了一问问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区别,我查着简易程序的法条列了几点(时间看着紧张,普通程序没查着法条再列一遍),其他的不像是能从法条里找到答案,结论凭借案例的推演结合还有点印象,能判断出来,吸取去年能查到法条就光往上怼法条的教训,没能严格按照三段论作答,今年刑诉通通都是结论,自己组织个大前提,结合案例车轱辘话再说一遍写小前提的标准三段论写法。
然后是民商诉大案例,终于来了一道担保结合公司股东相关的题,我当年担保学的还算可以,除了一道合同效力的题,案例结合大前提作答,剩下的都是三段论,结论、自己组织 的大前提,和结合案例的车轱辘话小前提。整整十一道题,通读一遍后,再看一段案情,对应答一道题,最终答完的时候,只剩三十多分钟了。
选做题,当年行政法失利,今年又行政法完全没看,行政法又多需要背诵的答题语句,时间也紧张,所以直接选商法,扫了一眼每个问题,开始读一部分案情,做一道题,案情基本理解了,针对几个股东开股东会用各自股权出资设立合伙公司这个行为,我判断这个决议都不能称之为股东会决议,仅仅是各股东处分自己的股权,基于这个判断,还是三段论的方式答题。最后优先受偿请求实在拿捏不准,最后改了一次,貌似改错了。答完题,也自动交卷。
3.2.5考后简单复盘
出考场后,想了想,自我感觉答得还挺不错,至少比去年(96分)强点,估计也能上100分,想想把法治思想背背,是不是也能过关了。回家后,刷了刷微博,看了下有些机构坐的答案,民商诉还有观点展示,每一问长篇大论好多,后面也没太关注了。继续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经济基础的学习。
3.2.6成绩揭晓
今年破天荒的下午3点发布成绩,有同事关注的法考老师微博,上午告诉我要出成绩了,我有心理预期能过100分,可能离及格线差几分,也可能刚好及格。心态平和,中午午休,下午工作到3点多,微信公号点进去,正好108分,瞬间激动的不行,在几个考试群了发了几十块钱红包,下午兴奋地一直在看消息,看微博什么的。因为没抱太大的希望,考过了真的还是挺高兴的。
3.2.7考后总结,能通过的原因
(1)分析当年失利的点,对应进行准备:
首先,当年的刑法观点展示憋不出几句话,也达不到点上,民商诉大案例有几问常规的题居然定性错误,刑诉没有严格按照三段论答题,行政法定性错误,遗漏案情。
今年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刑法,民法练习了小案例。事后看,这两门的积累是能通关的关键之处,得民刑者过法考,不无道理。真正学好了民刑,案例题才能破题。
针对答题,主要答题的要点虽然没变多,但是三段论的写法,多了得分点,有大前提的论述,有结合案例的分析。
针对考场,这次考试的大屏也是天时,至少不会影响考试作答。
(2)心态要好:这次的心态是随便考考的心态,相比第一次应考的心态,心态更加放松,
(3)重点是基础打牢,还有幸运女神眷顾,考试的内容正好是我熟悉的东西。才让我在后期消极备考的情况下正好压线通过。今年的考试整体偏难,更加灵活,对于背诵知识点多和法条检索能力强的考生并不友好,反而站在了跟我一样的起跑线上。
3.3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
3.3.1备考
中级经济师的经济基础,开始看的韩龙的每日知识点,内容挺多的,还以为是全部知识点,结果到货币就没了,当时论坛抽风,百度出来的后面的部分又在论坛的帖子里,也没法点进去下载,又看着其他资料接续着货币继续看,期间网上搜索又找了经济基础和知识产权的课本。就这样经济基础过了一遍,收到群友发的专业课的讲义,周末花了1天半过了一遍,重点看专利导航、专利检索这些没接触过的内容,也容易理解,跟专利代理师考试内容重合的部分,直接跳过。做了环球的一套经济基础的题和一套知识产权的题,分别92分和109分,知识产权专业科目问题不大,重点在再过一遍经济基础,看几页纸之类的资料,遇到里面有疑惑的再到教材里找到对应的部分通读。
3.3.2考试过程
4月8号下午场考试,中午11点出发,去了考场正好赶上上午场结束,混进学校里去踩了下考场,顺便去学校的食堂吃了饭,出来附近转了转,在车里手机上再看一看资料。
考场是个职业学校,电脑设备都挺好,监考也是学生监考,考生都是挨着坐的,这个考试考试不让带中性笔,只能带铅笔,我没拿笔,考场里有考生要笔的时候,我要要了一支。经济基础相当多的部分是各种曲线,我这场只考了一道劳动市场的长期需求曲线,垂直、平行还是后弯,当时卡壳了,居然想不起来什么形状了。考了一道年份的题,分税制改革开始的时间1994年,这个比较熟悉。法律题都比较简单,只有一道问属于商法的多选题拿不准,公司法、破产法肯定属于商法,证券法之类的拿不准选不选。会计部分也简单,多选题有需要准确背的才能选全的题很多,我没背过,这类题只能保底选两个或三个能拿的准的。
经济基础考的比较轻松,休息半小时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跟我做过的套题出入还是挺大的,考时间的单选题就有四五道,例如问中欧地理标志互认谈判是哪年开始的,我国加入的某个国际条约是几几年的法律文本,还有问著作权法第三次改法改了哪个内容四选一,这种题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考生得分的题,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那么多,每个都有对应的多个年份点,备考中很难想到去记这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类型的题若真是这个考试的重要考点,每年都有四五道题,还是值得老师或是学生自己都列出来总结考前记一下的。我考试时都是推算估计的,下来后查了一下都选错了,还不如直接盲选。单选多选的其他题都中规中矩吧,没什么印象深刻的。案例题比较偏门,按照常规的,分别考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综合题各一道,剩下一道从商业秘密、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中三选一。实际考试的题,也是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各一个案例,只是案例考察并不是综合宏观的考,很是一个点很细的考察,专利法就是考察了专利导航,商标法考察了一公司转让给另一公司商标,转让前后,商标使用相关的内容,著作权法考察了具体某个权利(时间太长了,想不起来是哪个权利),商业秘密的题,题干跟我做过的一个案例一样,但只有第一问是类似,剩下几问也是集中在某个点上。
3.3.3考后估分
考完后对了下答案,经济基础100分左右吧,知识产权科目太小众,根本找不到答案,也没人讨论,不过问题不大。(成绩没出4.26)
3.3.4成绩揭晓
(今天成绩公布,补充成绩单)
四、心得体会
因为是补考的缘故,三门考试的时间间隔挺近的,为了求稳,只能放弃把握不大的法考,重点准备专利代理师和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最后法考压线通过,一方面有运气的成分,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个考试需要打牢基础、长期积累,想一次性通过法考主客观题的同学,客观题学习中就需要把民刑的基础筑牢,尤其对主观题中考察的部分重点关注。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科目重点的三部分中,专利与专利代理师的专利法重合度高,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与专利代理师的相关法重合度高,只要在备考专利代理师的过程中,重点学会这部分内容,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科目备考会非常轻松,甚至裸考都能及格。经济基础中会计、经济都是侧重理解的,短时速成不太可能,还是需要理解吸收,财政、金融、货币、税法这些,结合生活常识看个两三遍也能记住,实际不行,记忆好的人也可背多分。
总体上,考试难度法考5颗星,专利代理师3颗星,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1颗星。今年考试时间恢复正常,符合报名条件的完全可以同时考专利代理师和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学习经济基础的时间充裕,又能用专利代理师的知识应对知识产权科目的考题。学习能力强的人也可以同时报名专利代理师、法考和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这三个考试知识点交叉的部分挺多,每个考试之间间隔也在一个月左右,完全可以逐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