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的,22年补考的,在23年2月底正式考试,这次考试久经波折,我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是20年,但是因为疫情问题,连续两年广东地区取消考试,直到今年才完成心愿。这次我的实务试卷是口罩,听说是比较难的一次实务题,但是感觉还行。最终的成绩为:专利法:104,相关法:63。实务114.对于我来说,一次性就通过所有的考试还是觉得比较幸运的,当然也经过很多付出。我也将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下,希望能给23年考试的同行一个参考的版本。
首先,我本人是从事专利行业的工作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参与考证的这个步骤。但是现在发现实践中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专业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发现有些代理人写的案子完全没有办法入眼,把客户的发明创造搞得范围很小,很容易被人避开。最后就是涉及到复审,无效或者诉讼的时候,还是要用心和专业这两项都能达到人才能搞定。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决定还是考一个证书,便于以后开展工作。
以前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主要从事业务方面和技术方面(我也是机电专业毕业)的交底沟通,对专利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都不是很明白,算是半个小白。我觉得作为一个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参加考试,一定要找专业的老师报名培训,这个是必须的,不然会觉得相当的迷茫,因为相关的实务和法律的范围太广了,如果没有人教重点的话,几乎不太容易通过。我试听了几个老师的课程,相对而言韩龙老师是比较专业,同时也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和入门级的学习。所以最终我就报了韩龙老师的课程,最终的结果证明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思博网的每日刷题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几乎每天都会坚持刷相关法和专利法的题目,每天各20题,从20年到考试为止,除了中间过年阶段没有刷之外,几乎都在坚持刷题(其实也不难,刷40题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我大概统计了下从20-23年足足的刷了4万多题,当然有很多重复的,但是这里对加深记忆和题目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终正确率几乎到了90以上,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概念模糊不清,刷韩老师的600题的时候正确率只有80多,到这次考试的时候,我的法律总分只有163分,算出来正确率只有65(这次降分后的比例为58)。也就是说即使这样反复刷题,但是到正式考试的时候只能达到65%的正确率,比刷思博和韩老师的600题的正确率低很多。这也说明如果平常刷思博的正确率没有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考法律题的风险就存在的。
另外要学会舍弃,因为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几乎来说就放弃了记专利法具体时间的题目(如哪年哪日立法,哪年哪日改法等题目全部放弃,既不看也不记),这次运气也好,这种题目考试没有出现。但是时间段的题目一定要记,如多长时间缴费,多长时间复审等时间段要重点记,因为考试有用,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也很大。
实务的学习以实际撰写为基础进行训练,历年的真题一定要做,然后要认真看解析,自我改分。我做历年真题的时候,从开始的不及格,到反复练习,最终一般能达到120-130分左右,但是这次考试是114分,和平常的练习结果差不多,但是差了一点。实务题目第一次做觉得容易,越是后来深入学习,感觉越难。所以很容易在实务上发生翻车事故,要反复听韩龙老师讲解及分析,才能领会精髓,特别是直播课,可以通过不同的学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到其他人就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理解及缺陷。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进行时间管理,还是有效果的,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紧张。
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口罩,在开始的45分钟,我还在审题的过程中,已经有人开始敲键盘做题目了,那个时候真的很紧张,不知道是自己的水平不行还是别人太厉害了,所以能沉住气是比较关键的。这次的无效题目还是比较好,不用分析太多,直接写无效理由即可,不用转文或者是帮客户审查其无效理由那么麻烦,反正我大概记得自己是依照韩老师说的,先看无新颖性,无创造性,不清楚的顺序往后写,实在找不出问题的就用26条4款往上硬套。撰写题这次我的策略是将扣带写成独立权利要求,最后加上一个独立权利要求是口罩,但是我没有进行分案。就这样完成考试。我大概最终还有20分钟剩余的时间,检查了一边,做了轻微调整,时间上刚刚够。
这次考试我法律和实务都是一次性通过,虽然分不高,但是还算是满意,法律题目觉得比想象中的得分低(原先认为最低都应该有200分,结果才167。因为思博刷题和600强化题的得分都还是挺高的,做的时候感觉也很好),实务差不多是正常发挥,和我的预期差不多一致(我考完估计在120分左右,实际114)。临场发挥空间不大,我认识几个人都是正常发挥,没有复习好的都没有考好。所以这种考试运气成分不大,主要看是否降分,这次各降5分,这种是运气,实际的考试中是没有运气的,还是要看准备和练习的多少。
首先,我本人是从事专利行业的工作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参与考证的这个步骤。但是现在发现实践中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专业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发现有些代理人写的案子完全没有办法入眼,把客户的发明创造搞得范围很小,很容易被人避开。最后就是涉及到复审,无效或者诉讼的时候,还是要用心和专业这两项都能达到人才能搞定。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决定还是考一个证书,便于以后开展工作。
以前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主要从事业务方面和技术方面(我也是机电专业毕业)的交底沟通,对专利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都不是很明白,算是半个小白。我觉得作为一个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参加考试,一定要找专业的老师报名培训,这个是必须的,不然会觉得相当的迷茫,因为相关的实务和法律的范围太广了,如果没有人教重点的话,几乎不太容易通过。我试听了几个老师的课程,相对而言韩龙老师是比较专业,同时也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和入门级的学习。所以最终我就报了韩龙老师的课程,最终的结果证明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思博网的每日刷题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几乎每天都会坚持刷相关法和专利法的题目,每天各20题,从20年到考试为止,除了中间过年阶段没有刷之外,几乎都在坚持刷题(其实也不难,刷40题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我大概统计了下从20-23年足足的刷了4万多题,当然有很多重复的,但是这里对加深记忆和题目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终正确率几乎到了90以上,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概念模糊不清,刷韩老师的600题的时候正确率只有80多,到这次考试的时候,我的法律总分只有163分,算出来正确率只有65(这次降分后的比例为58)。也就是说即使这样反复刷题,但是到正式考试的时候只能达到65%的正确率,比刷思博和韩老师的600题的正确率低很多。这也说明如果平常刷思博的正确率没有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考法律题的风险就存在的。
另外要学会舍弃,因为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几乎来说就放弃了记专利法具体时间的题目(如哪年哪日立法,哪年哪日改法等题目全部放弃,既不看也不记),这次运气也好,这种题目考试没有出现。但是时间段的题目一定要记,如多长时间缴费,多长时间复审等时间段要重点记,因为考试有用,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也很大。
实务的学习以实际撰写为基础进行训练,历年的真题一定要做,然后要认真看解析,自我改分。我做历年真题的时候,从开始的不及格,到反复练习,最终一般能达到120-130分左右,但是这次考试是114分,和平常的练习结果差不多,但是差了一点。实务题目第一次做觉得容易,越是后来深入学习,感觉越难。所以很容易在实务上发生翻车事故,要反复听韩龙老师讲解及分析,才能领会精髓,特别是直播课,可以通过不同的学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到其他人就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理解及缺陷。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进行时间管理,还是有效果的,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紧张。
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口罩,在开始的45分钟,我还在审题的过程中,已经有人开始敲键盘做题目了,那个时候真的很紧张,不知道是自己的水平不行还是别人太厉害了,所以能沉住气是比较关键的。这次的无效题目还是比较好,不用分析太多,直接写无效理由即可,不用转文或者是帮客户审查其无效理由那么麻烦,反正我大概记得自己是依照韩老师说的,先看无新颖性,无创造性,不清楚的顺序往后写,实在找不出问题的就用26条4款往上硬套。撰写题这次我的策略是将扣带写成独立权利要求,最后加上一个独立权利要求是口罩,但是我没有进行分案。就这样完成考试。我大概最终还有20分钟剩余的时间,检查了一边,做了轻微调整,时间上刚刚够。
这次考试我法律和实务都是一次性通过,虽然分不高,但是还算是满意,法律题目觉得比想象中的得分低(原先认为最低都应该有200分,结果才167。因为思博刷题和600强化题的得分都还是挺高的,做的时候感觉也很好),实务差不多是正常发挥,和我的预期差不多一致(我考完估计在120分左右,实际114)。临场发挥空间不大,我认识几个人都是正常发挥,没有复习好的都没有考好。所以这种考试运气成分不大,主要看是否降分,这次各降5分,这种是运气,实际的考试中是没有运气的,还是要看准备和练习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