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专利代理人的年终总结:从普通代理人的体验看发展

IP之声

2022-03-25 09:23:13

原标题:专利代理人的年终总结:从普通代理人的体验看发展

年薪税前30万,就是目前的我看得见,摸不着的天花板。


【过去】


我一毕业就直接做国内专利代理了。从我入行以来,周围的同事就在陆陆续续的离职,陆陆续续的进来。离职的同事有去上一层级大所的,有去百度、字节或者其他企业当IPR,也有的做专利律师,或者去小所做领导的。


在一位同事找IPR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北京,如果背景资历一般的话,税前两万是一个很大的门槛。JD上一般会要求较长的工作年限、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好的学历背景,甚至外内、内外、内内可以一把抓。当然,具体情况如何我也没面试过,目前我的资历恐怕是不行。


我比较习惯从旁边的人做参照,看我可以到哪一步。从我拿不到与师兄相同的offer之后,我这个习惯就失效了。


但是同事的去向,勉强可以作为我若干年的参照。从专利而言,无非伴随着专利的出生、授权、死亡,以授权为界限,决定着代理人做前端或后端的工作。如挖掘、撰写、无效或其他的侵权诉讼,还可以当老板开所。还有一些听起来高端的FTO分析,无效检索,科研转化、专利质押等,我也没接触过。


之前跟做专利律师的同事聊天。我问,感觉知识产权行业怎么样,有钱途吗。答:尽量还是往后端靠拢,扩展业务种类,你40岁的时候还要写专利吗,写到天上能一个拿多少钱?


另外,还想说一下,知识产权行业就不是一个来钱的行业,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营业收入超过2250亿元腾讯2020年营收4800亿元.不知道这么比科不科学,这个数字差距是挺明显的,落到知识产权从业打工人手里还能有多少。


【现在】
目前我的工作主要围绕撰写和答复审查意见展开,非常单一。比如撰写中查新检索、沟通、撰写、修改,答审查意见中OA1~OA x,提复审。涉及电学中偏软件的方法类方案居多,机械的案子写的比较少。其他通信、半导体没有涉及过,也是为客户负责,哈哈。我是学机械的,也算半跨行了。
当前年终总结的工作体验方面就是,枯燥、乏味、心累(可想而知至少我的心态还是不适合这份工作)。

在收入增长方面,除了加班拼撰写量,没有其他好的渠道了。
在专业水平方面,不如刚入行时,从小白到初步会写专利那么明显。自从师傅放我独立之后,我今年没有特别明显的进步感。


【2022】
首先,转变心态。不能反抗只能去享受了。我明白我的心态存在很大问题,包括抗压能力太差、对压力的调节、工作节奏的处理、自身容易陷入局部情感低落陷阱当中。
具体措施可以是读书,多与其他人交流。这个交流的作用也是存疑的,我分别跟IPR前同事和律师前同事交流过,还是律师对我说的内容更有效果。可能跟我目前还对律师工作有憧憬有关系。
其次,评估我转行的可能性。目前我是否定的,一是没勇气,二是没时间,一直在加班了。除非有个唾手可得的机会,拉起自暴自弃的我。
接着,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把最高院知识产权法庭的精品裁判案例坚持学习下去,并通过发帖的方式梳理读书笔记。
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对每个案子或者OA还是要多揣摩,从撰写、答复技巧,以及技术方案的理解上下功夫,理想情况下,围绕某个领域的技术过一遍基础知识,例如区块链、神经网络或分布式等。
接着,尽量把中级经济师和IPMS考试过了。
今年我考中级经济师了,82和81。一科没过,真的丢人。说明我天资实在愚笨,无法不花时间就轻松过考试。
最后,在锻炼、英语、理财、通过知乎和公众号输出等方面,尽量做到体重不增加、英语不退步、基金不亏钱、通过输出能够与更多人进行交流。
照上述2020年的安排,我依然是作死也无法摸到30万年薪,看看有没有专利律师助理的机会,能不能考虑靠我。


 



来源:嘲讽南北,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5LmHbS9ToFLyY9ayGVEcQ

展开阅读全文
标签:
  • [object Object]

评论16

学不尽

2022-03-25 11:39:48

完整地看完全文了,相比于很多指导、引导的文章,这篇看着更真实,楼主的经历代表了行业内多数正常的普通从业者,也包括我,很有共鸣。
32岁转专利

2022-03-25 09:28:33

能有时间考试就不错了,正常上班有家室的,能有几个有时间看书,这种考试都不是选拔考试,技术含量不高,有时间就能过
吃瓜吃瓜:
有家室真心挤不出时间,或者有心无力
短文无句:
你是哪年过的,
查看剩余14条评论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