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的本帖子的主题内容是:给韩龙老师的课程点赞,做推广。对 软文/广告/推广 讨厌的网友,读到此处可以关闭,跳到别处了,免得给你添堵,浪费你的时间,遭你心里诅咒,我也心里不好受。
我本来非常注重隐私的,这次为了增加帖子内容的真实可靠性,贴图中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均没有处理,可谓Quan Luo出镜,让大家见笑了。
先说重点,备考经验:1.跟着韩龙老师走,购买韩龙老师的视频课程【2. 同1】【3. 同2】;重要的事情已说三遍了昂。
啰嗦开始:
11月份第一周参加计算机软考,第二周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第三周参加知识产权师考试,连续奋战3个周末,三线作战,低分飘过了2门,跨过了1门。
首先要感谢的,最大要感谢的 都是一个人:韩龙老师。
同时3线作战,不是有意为之,我没那么傻。
每年只有一次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往年都是安排在上半年5月份,今年情况特殊,没被取消,与下半年的其他考试合并了,由于这个证书是最急需的,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2019年专利代理师考试,法律部分也是低分飘过。实务部分87分,虽然折戟,但这是在考前2天,才找到韩龙老师网络课程,茅塞顿开。考前4,5天我预估自己的实务成绩也就是20分,30分的样子。心情平静了以后,重新复盘了一下过程,2020年的专利代理师考试也就压力骤减了。
知识产权师的考试,是一不小心被韩龙老师拉下了水。政策刚刚公布的时候,有人在群里咨询,老师曰,这个考试难度应该不大,专业课很简单,抽出时间来重点备考一下经济基础,就过了。群友们都很兴奋,我也跟着上了车。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态度,看法变了。冲锋在前的群友也发现情况不太好,没传说中的那么简单,这也提前给了我足够的警示,这里一并感谢前方的群友们及时给出的反馈【补充一下,韩老师微信群学习气氛很浓厚】。
总结开始:
发自内心的感谢韩龙老师,有下面一些原因:同时参加3种考试,采取了2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自己孤军奋战,没有老师带。一种是有老师点拨。
1.自己搞了N年的软件工程,其实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考试当回事。等看到考纲,做了一下历年真题,傻眼了,跟想象的相去甚远。
望文生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就应该是只考数据库相关的嘛,结果历年真题中,操作系统考,网络安全考,完全不搭边的多媒体考。自己有把握轻松拿下
的客观题20多分,案例题15分左右,及格分是150*0.6=90分。为了拿下剩余的55分,可谓历尽磨难,苦不堪言。最终,案例题原始分也没过, 跟专利代理师考
试相似,为了达到一定的合格率,软考也有个调分机制,依靠这个特殊的制度安排,搭了个末班车,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也许有人感兴趣,为什么软考不找个老师?原因也很简单,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花几千大洋请老师?过不了心头那道坎。
从前江湖上有人战败,从此自废武功,退出江湖,隐匿山间丛林。原本打算过不了软考,从此再结识新朋友,绝口不提自己搞过IT。
现在看来,可以继续吹一段时间啦。
2.三个月备考时间,70%-80%的时间用来对付软考了。相比之下,专**和知识产权师的备考轻松了很多,两种学习路径各有千秋。
简单说,自己琢磨,苦心钻研得来的知识,记忆的更牢固一些。有老师带读,不那么恐惧,更有效率。
感谢思博网:
可能有博友会质疑,腾讯课堂的专业课进度图,你只学习了3章,就通过考试,骗鬼呢?
经济基础课国庆假期没白天没黑夜的跟着韩龙老师走了一遍,专业课直到考试也没有抽出时间来捋一遍。
之所以专业课也能通过,应该归功于思博APP。去年就是靠着刷题,勉强过关。没想到去年的努力,让今年受益了。
在这里感谢思博网!良心APP!
写到这里,有点累了,毕竟回忆东西也是很费脑细胞的。其他感悟,容我整理一下思路,再发贴。
我本来非常注重隐私的,这次为了增加帖子内容的真实可靠性,贴图中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均没有处理,可谓Quan Luo出镜,让大家见笑了。
先说重点,备考经验:1.跟着韩龙老师走,购买韩龙老师的视频课程【2. 同1】【3. 同2】;重要的事情已说三遍了昂。
啰嗦开始:
11月份第一周参加计算机软考,第二周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第三周参加知识产权师考试,连续奋战3个周末,三线作战,低分飘过了2门,跨过了1门。
首先要感谢的,最大要感谢的 都是一个人:韩龙老师。
同时3线作战,不是有意为之,我没那么傻。
每年只有一次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往年都是安排在上半年5月份,今年情况特殊,没被取消,与下半年的其他考试合并了,由于这个证书是最急需的,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2019年专利代理师考试,法律部分也是低分飘过。实务部分87分,虽然折戟,但这是在考前2天,才找到韩龙老师网络课程,茅塞顿开。考前4,5天我预估自己的实务成绩也就是20分,30分的样子。心情平静了以后,重新复盘了一下过程,2020年的专利代理师考试也就压力骤减了。
知识产权师的考试,是一不小心被韩龙老师拉下了水。政策刚刚公布的时候,有人在群里咨询,老师曰,这个考试难度应该不大,专业课很简单,抽出时间来重点备考一下经济基础,就过了。群友们都很兴奋,我也跟着上了车。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态度,看法变了。冲锋在前的群友也发现情况不太好,没传说中的那么简单,这也提前给了我足够的警示,这里一并感谢前方的群友们及时给出的反馈【补充一下,韩老师微信群学习气氛很浓厚】。
总结开始:
发自内心的感谢韩龙老师,有下面一些原因:同时参加3种考试,采取了2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自己孤军奋战,没有老师带。一种是有老师点拨。
1.自己搞了N年的软件工程,其实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考试当回事。等看到考纲,做了一下历年真题,傻眼了,跟想象的相去甚远。
望文生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就应该是只考数据库相关的嘛,结果历年真题中,操作系统考,网络安全考,完全不搭边的多媒体考。自己有把握轻松拿下
的客观题20多分,案例题15分左右,及格分是150*0.6=90分。为了拿下剩余的55分,可谓历尽磨难,苦不堪言。最终,案例题原始分也没过, 跟专利代理师考
试相似,为了达到一定的合格率,软考也有个调分机制,依靠这个特殊的制度安排,搭了个末班车,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也许有人感兴趣,为什么软考不找个老师?原因也很简单,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花几千大洋请老师?过不了心头那道坎。
从前江湖上有人战败,从此自废武功,退出江湖,隐匿山间丛林。原本打算过不了软考,从此再结识新朋友,绝口不提自己搞过IT。
现在看来,可以继续吹一段时间啦。
2.三个月备考时间,70%-80%的时间用来对付软考了。相比之下,专**和知识产权师的备考轻松了很多,两种学习路径各有千秋。
简单说,自己琢磨,苦心钻研得来的知识,记忆的更牢固一些。有老师带读,不那么恐惧,更有效率。
感谢思博网:
可能有博友会质疑,腾讯课堂的专业课进度图,你只学习了3章,就通过考试,骗鬼呢?
经济基础课国庆假期没白天没黑夜的跟着韩龙老师走了一遍,专业课直到考试也没有抽出时间来捋一遍。
之所以专业课也能通过,应该归功于思博APP。去年就是靠着刷题,勉强过关。没想到去年的努力,让今年受益了。
在这里感谢思博网!良心APP!
写到这里,有点累了,毕竟回忆东西也是很费脑细胞的。其他感悟,容我整理一下思路,再发贴。